SEARCH
氣凝膠是一種具有極高孔隙率和低密度的材料,廣泛應用于隔熱、吸附、催化等領域。氣凝膠的制備過程通常包括凝膠形成、溶劑交換和干燥三個主要步驟。干燥是制備氣凝膠的關鍵步驟,因為不當?shù)母稍锓椒〞е履z結構塌陷,從而失去其獨特的物理性質。目前,常用的干燥方法主要包括常壓干燥法和超臨界干燥法。本文尤特森工廠小編將介紹這兩種方法及其區(qū)別。
常壓干燥法
常壓干燥法是在大氣壓下進行的,通過自然蒸發(fā)或加熱使溶劑從凝膠中揮發(fā)出去。這種方法操作簡單,成本低廉,但容易導致凝膠結構的收縮和塌陷。
【過程】
1. 預處理:將濕凝膠置于適當溫度和濕度的環(huán)境中,進行緩慢干燥,以減少收縮應力。
2. 干燥:逐漸提高溫度,使溶劑蒸發(fā),通常在室溫到100℃之間進行。
優(yōu)點:操作簡便,不需要復雜的設備,成本低,適合大規(guī)模工業(yè)生產。
缺點:溶劑在常壓下蒸發(fā)時,會產生較大的毛細壓力,導致凝膠網絡結構塌陷,氣凝膠的比表面積和孔隙率下降,且干燥時間較長,能耗較高。

超臨界干燥法
超臨界干燥法利用溶劑在超臨界狀態(tài)下沒有表面張力的特點,將溶劑從凝膠中除去,從而避免了毛細壓力對凝膠結構的破壞。常用的溶劑為二氧化碳,因為它具有較低的臨界溫度(31.1℃)和臨界壓力(7.38 MPa),且價格低廉、無毒。
【過程】
1. 溶劑交換:將凝膠中的溶劑(如乙醇)逐步替換為二氧化碳。
2. 升溫增壓:將含有二氧化碳的凝膠置于高壓容器中,加熱至超臨界溫度并增加壓力至超臨界狀態(tài)。
3. 干燥:緩慢減壓,使二氧化碳在超臨界狀態(tài)下逸出,完成干燥過程。
優(yōu)點:可以保持凝膠的三維網絡結構,制備出的氣凝膠具有高比表面積和高孔隙率,干燥時間相對較短,效率較高。
缺點:設備要求高,需要耐高壓、高溫的超臨界干燥裝置,成本較高,操作復雜,需要嚴格控制溫度和壓力條件。

常壓干燥法和超臨界干燥法是制備氣凝膠的兩種主要干燥方法,各有優(yōu)缺點。選擇哪種干燥方法應根據具體的應用需求、經濟成本和技術可行性進行綜合考慮。后續(xù)想了解更多氣凝膠的相關資訊,可關注尤特森氣凝膠生產廠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