en
提高外墻保溫材料防水性能的3大措施
2021-04-08       來源:尤特森保溫材料

近年來,隨著國家經濟和建筑行業(yè)的大力發(fā)展,人們對建筑物的舒適度和安全性提出新的要求,尤其是外墻保溫材料,既要保溫節(jié)能,也要防水憎水。而外墻保溫材料的防水功能主要通過三個步驟來實現(xiàn)。

建筑外墻保溫材料


保證外墻外保溫和防水功能的主要措施:


一、逐步分級、釋放應力、防止裂縫是外墻外保溫防水的正確技術路線


防止裂縫的外保溫是外保溫防水技術成功的基礎。應考慮以下原則來防止外部絕緣出現(xiàn)裂縫:


外保溫的保溫效果滿足建筑物所有結構處于同一溫度環(huán)境的要求;外保溫材料體系的各結構層應滿足允許變形、誘導變形和限制變形的統(tǒng)一原則;外保溫結構應滿足柔性應力釋放原則,匹配各層彈性模量變化指標,外層柔性變形大于內層;均勻分散的軟鋼筋(金屬四邊形焊接網應滿足防銹性能,玻璃纖維網布耐堿強度保持率)應滿足使用壽命要求。


快速變化的溫差產生的熱應力集中在外保溫的外表面。解決外保溫裂縫應遵循釋放溫度應力和變形能的原則。采用逐層漸變和柔性應力釋放的防裂技術,可有效控制保溫層表面裂縫。逐層漸變、靈活釋放應力和抗裂技術理念的結構設計要點如下:


保溫系統(tǒng)相鄰結構層的性能和彈性模量匹配,并逐層漸變??沽焉皾{應保證一定的柔韌性,以釋放變形應力。同時,防裂保護層采用鋼絲網改變應力傳遞方向,防止各種變形應力集中的可能性。涂層完成后,理想的模式應該是從抗裂砂漿層→膩子層→涂層的柔韌性和變形能力逐漸增加;飾面瓷磚時,應采用柔性膠粘劑和接縫膠粘劑。


在外墻保溫技術的應用中,采用“釋放”的防裂原理,即采用柔性漸變、逐層釋放應力的防裂技術路線,是外墻保溫不開裂、保證防水功能的正確方法。


外墻保溫材料


二、解決外墻熱橋問題


熱橋是指圍護結構的部分,包括金屬、鋼筋混凝土梁、柱、陽臺、遮陽板、線條等。在室內外溫差的作用下,形成傳熱密集、內表面溫度低的部件。這些零件形成傳熱橋,所以它們被稱為熱橋。這些熱橋在沒有保溫的情況下通常被忽略,溫度引起的變形與有外保溫的墻體不同。經過一定時間的變形破壞,會造成這些沒有保溫的部位與有外保溫的墻體交接處出現(xiàn)破壞裂縫。解決熱橋的根本途徑是斷橋,即外保溫層必須完全覆蓋所有外表面,使保溫層封閉。例如,從屋頂升起的女兒墻應在正面、背面和頂部設置外部保溫層。


三、粘接層空洞的施工措施


為防止雨、雪、水進入保溫層后沿粘結層空腔四周流動,重慶地區(qū)的粘結保溫材料施工必須采用點箱粘結法。保溫板的四面應涂粘貼砂漿,寬度不小于5厘米,離板外不大于1厘米,使粘貼砂漿形成一個封閉的框架,框架內應涂五個粘貼砂漿點。這樣既保證了粘貼面積,又使壓實的粘貼砂漿擠到板邊,相鄰板之間沒有縫隙,堵塞了滲水路線。